logo.png
政府信息公开

浮山县:念好“三字诀”为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注入新动能

今年以来,浮山县按照“1169”工作思路,以“跳起来摘桃子”劲头谋发展抓落实,注重念好庭院经济“谋、建、育”全链条发展“三字诀”,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发展积极性,为乡村振兴植入新引擎。截至目前,通过全链条发展种植+养殖+手工业加工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庭院经济,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,让农家“小庭院”成为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致富增收“大支柱”。

念好庭院经济“谋”字诀

在原有庭院经济发展基础上,高质量庭院经济怎样发展?发展什么?最终还是要坚持按照政府引导、农民主导的原则进行。一是强化民情调查研究。坚持开门搞发展的群众路线发展理念,分乡镇和村,组织村两委干部、一村一名大学生、驻村工作队、选调生采取召开会议、入户宣讲等方式对高质量庭院经济政策进行宣讲,通过摸透乡情、村情、户情,采取因地制宜、宜养则养、宜种则种、加工覆盖等总体思路进行顶层设计。二是合理制定发展目标。立足乡镇人口分布、脱贫人口基数、易地搬迁数量、产业基础等实际因素,年度内将两个行政村较多、脱贫人口体量较大的乡镇培育成为庭院经济示范乡镇,规划5个以上集中连片村,培育2个以上示范村、3个以上先行村,其他5个乡镇分别培育1个以上示范村。通过以点带面、串点成线的“三步走”战略,力争利用两年的时间将7个乡镇全部打造成示范乡镇,推动形成一县一业、一村一品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。三是明确资金投入方式。采取自筹一部分、支持一部分和奖补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方式发展庭院经济。自筹资金,由农户事先向村集体缴纳1000元保证金,专项用于发展庭院经济,最大限度避免因村民随意退出带来的各方面损失,确保做到发展一户,成功一户。支持资金,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、技术指导培训、品牌打造推广、产业链条延伸、职业经纪人培育等方面,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支持,稳步提高产品附加值。奖补资金,按照年度产出效益给予每户不超过2000元的差异化奖补,进一步提高农户积极性,增加群众收入。

念好庭院经济“建”字诀

庭院经济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是关键,通过发展确保群众实实在在的增收是重中之重。一是建设微拱棚发展庭院种植。秉承与大田作物差异化、互补性发展原则,对照庭院经济户均收入5000元以上标准,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产业帮扶车间,选择农业乡镇确定种植市场前景好、附加值高、技术成熟的贝贝南瓜、礼品西瓜和拱棚西红柿作物,户均建设100㎡以上的春秋拱棚,采取分茬轮作方式每年种植2-3茬,通过订单联结企业与农户,促进企农合作共赢。二是打造小圈舍发展庭院养殖。在不影响人居环境的前提下,选择山上村传统养殖区,依托海拔较高、空气流通、农户庭院较大等优势,发展庭院养羊养鸡,通过外出学习和畜牧专家指导,户均新改扩建30-50㎡饲养圈舍,消除封山禁牧影响,规范养殖环境,提高养殖效益,以庭院养殖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。三是搭建生产线发展庭院加工。针对部分农户庭院偏小,无法发展种植养殖业的问题,引进电子产品加工企业,通过搭建生产线的方式,发展庭院加工业。采取企业提供原材料、中心户示范带动周边户的模式,将生产数据线的九个流程分解到中心户家中,中心户既当生产者又当管理者,形成工位环环相扣、工序层层相连的运营格局,以计件方式增加农户收入。

念好庭院经济“育”字诀

庭院经济发展起来后怎样保障服务、扩大覆盖面以及解决产品的销路问题是重要的要素保障。一是村投公司引领。围绕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技术、销售等难题,召开专题会议,明确村投公司参与庭院经济发展全过程,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施工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销售的“五统一”模式,确保每个庭院经济发展户都能做到有人指导、有人督促、有人服务,每个村投公司都能做到有事干、有钱赚,实现农户与村投公司“双赢”。二是全程指导服务。组建三个技术服务专班,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过程技术服务。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和“院县共建”专家团队负责种植业技术服务,畜牧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养殖业技术服务,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负责加工业技术服务,每周上门,定期组织培训,建立服务专群,及时答疑解惑,有效解决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“本领恐慌”。同时,结合县乡村三级干部包联机制和基层服务专员下沉服务机制,以帮扶督导无死角带动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三是健全奖补机制。为持续激发农户积极性,研究制定了资金差异化奖补方案,在对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每户给与500元奖励的基础上,按照经营收入情况从2000元到5000元分三个档次,分别再给予800、1500、2000元的奖补资金。同时,结合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,对庭院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户进行升星,享受“星宜贷”政策给予银行授信、贷款贴息等,营造“比学赶超”浓厚氛围。

经过探索实践,一是解决了农村半劳力、弱劳力的增收问题。大多数企业不招录60岁以上的人群和残疾人务工,但是这部分人群可以在自己家中发展庭院经济,比如部分70岁的老年人还在中心户家中从事电子产品加工工作,实现足不出户,增加收入。二是解决了时间不能兼顾的问题。发展庭院经济时间比较灵活,无论是种植、养殖还是加工,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及茶余饭后零散时间即可发展,比如部分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务工的农户,每天在务工前利用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庭院内特色种植的管护,实现了务工增收两不误。三是推动了农户集体双增收。村投公司产销全过程参与,为农户发展提供了指导;村投公司统一保底收购,农户农产品销售有了保障;村投公司统一市场价销售,公司收益实现增长。四是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。将庭院经济与星级文明户评选、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,提升了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,农户每天有事干,村内晒太阳的少了、说闲话的少了,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不但富了村民的口袋,还大幅提升了人居环境、庭院生活和乡风文明。


  

主办单位: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 © 版权所有 

承办单位:临汾市政府信息化中心  

晋ICP备05003731号 网站标识码:1410000039  

涉密文件严禁上网

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